好料|台灣文化合作社
臺灣冷知識》封街慶祝!全臺最強普渡「雞籠中元祭」

臺灣冷知識》封街慶祝!全臺最強普渡「雞籠中元祭」

Aug 11. 2022

【回好代誌】


《撰文/好料|台灣文化合作社》

 

中元普渡是臺灣信仰中年度盛事,其中,全臺歷史最悠久的盛會之一「雞籠中元祭」,起源於1855年,是基隆年度大事,封街慶祝的祭典,今年已邁入168年!

 

 

泉漳械鬥的終點戰

基隆是一個移民城市,較早入住的漳州人住在港邊,泉州人只好住在靠山的暖暖,本來相安無事的兩聚落,在語言不太相同、信仰也不同的差異下,後來為了搶地盤開始有地區的零星衝突,時間久了分歧越來越大,械鬥的規模也逐漸擴大。1851年(咸豐元年)在鲂頂(今南榮公墓)爆發漳泉械鬥,死亡人數高達108人,雙方協議將遺骨集中祭祀,合葬於蚵殼港河畔(即今成功二路)立墓祭祀為「老大公墓」。

 

為了擔心械鬥再度發生,雙方提出中元普渡「以賽陣頭代替打破頭」的折衷方式,在1855年(咸豐五年)開始,由11個姓氏輪流主普,發展到1979年後,輪普單位擴大成15姓至今。另外,規模這麼大也是為了祭祀基隆當地發生的海難、礦坑災難和戰爭的孤魂野鬼。

 

普渡規模非常大,由地方各行業商店依地區分別組成主會、主壇、主醮與主普合稱四大柱共同負責,一開始由碼頭工會元發號辦理,後來改由慶安宮承接。1855年(咸豐五年)為首屆「雞籠中元祭」,全部的人使出械鬥的體力(疑)比拼排場,主普壇經過幾次遷移後,現在建於中正公園的山頂。

 

大規模的祭典儀式

「雞籠中元祭」有一系列活動,今年從7/28至8/27都有活動,但重點活動除了「普渡」,還有「迎斗燈」、「放水燈遊行」、「放水燈」等。

 

農曆七月十三「迎斗燈」是中元節的開場暖身,依循古制的盛典約在下午2點至5點舉行,有精美雕花木紋的各姓宗親會中的斗燈,象徵同姓氏宗親全體性命,按照比例分成天、地、人三部,並分層放置刀劍等物,為民眾祈福。

 

農曆七月十四「放水燈遊行」,也是祭典的重點活動,為了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,以水燈照亮水路,讓好兄弟們上岸來享用祭品。當天水燈頭會繞境遊行,在夜色中相當絢爛美麗,還有花車及陣頭等民俗活動。各姓氏水燈頭會送至基隆望海巷祭拜,農曆七月十五深夜12點時點燃水燈頭施放到海上,進行「放水燈」活動,火燒的越旺、飄得越遠,象徵著自家姓氏會「發」。

 

農曆七月十五豪華排場的「中元普渡」與「跳鍾馗」,讓各方好兄弟飽餐一頓後,農曆七月十六再由扮相威武之鍾馗來清壇,送好兄弟回程。

 

豪華普渡排場

最知名的就是擺在主普壇前的公普三連桌(金松宴),分為葷食桌、素食桌跟西洋食桌。葷食連桌則有五牲雕、葷漢食盤、飛禽米雕、葷九龍碟等十五道菜;素食桌也絕不馬虎;素五牲禮、素山獸雕到水果籃、小看生共十二道菜,西式連桌除了各種三珍海味外,還會有蛋糕船跟蛋糕城堡等十四道大菜,以飯店菜餚等級在普渡。

 

農曆七月十五的普度當天,也是地官大帝的生日,慶賀地官大帝的供品,有壽桃、麵線、鮮花、素果還有素菜十二碗,而祭祀好兄弟的,還有吃飯前可以梳洗、打扮一番的器物桌,器物桌上會擺了盛清水的臉盆、漱口杯跟牙刷、牙膏、毛巾跟香皂讓好兄弟梳洗,還會準備紅花跟澎粉讓女性好兄弟可以打扮一下,非常有人情味的招待四方好兄弟。

 

「關龕門」由道士手舞七星劍封住龕門,中元祭至此圓滿落幕。最後「交接手爐」主普字姓將手爐交接給下屆輪值宗親會,象徵任務的傳遞與傳承。雞籠中元祭已有168年歷史,成為族群融合的見證,是不可或缺的民俗祭典。

 

但是實際的原因,已經不可考了,不過在遙遠的國度看見臺灣,真的是非常有趣的巧遇,世界各地也有臺灣的出現喔!未來持續跟大家分享。

photo sources: 好料|台灣文化合作社 / 大摩 Bigmorr via Wikimedia

 


JUDY HUANG
在說好故事的路上前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