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料|台灣文化合作社
台語俗諺》中秋節吃「芋頭」才是最早傳統?

台語俗諺》中秋節吃「芋頭」才是最早傳統?

Sep 21. 2021

【回好代誌】


《撰文/好料|台灣文化合作社》

 

中秋節吃烘肉(hang-bah,烤肉)、柚仔(iū-á,柚子)和中秋餅(tiong-tshiu-piánn,月餅)已經是無可取代的習俗了,但是在台灣,中秋節適逢農曆八月十五日,這天也是土地公的得道之日,這天吃「芋頭」才是中秋節最老的習俗,還能求得_ _ _。

 

 ▍吃米粉芋,有好頭路。(tsia̍h bí-hún-ōo, ū hó thâu-lōo.)

 

意思是中秋節這天吃米粉芋,取芋、路的諧音,祈求祖先保佑找到好工作。

中秋節吃芋頭這個典故,最早可以追溯到漢光武帝劉秀軍隊兵敗被王莽逼入山區,王莽下令燒山,時逢中秋,野生芋頭被大火烤熟,在軍隊飢餓之際聞到芋香,吃芋頭解決飢餓後,士氣大振,反敗為勝打敗王莽,後來劉秀登基後,每逢中秋都要吃芋頭祈福。另外,清朝的《潮州府志》也有記載:「中秋玩月,剝芋頭食之,謂之剝鬼皮。」吃芋頭有避邪的功能。

後來習俗隨著閩南移民來到台灣,早期普遍貧苦,也流傳著「有錢人吃月餅,無錢人吃芋餅」的說法,所以民間在中秋節會吃芋頭,取「劉秀反敗為勝」、「好頭路(芋)的台灣諧音」,才有吃芋頭能找到好工作的象徵。

 

今年中秋節,除了吃基本的烘肉、柚仔和中秋餅,來象徵全家團圓,還在找工作的人,也別忘了吃個芋頭甜點,來祈求好工作、工作順利喔!

photo sources: 好料|台灣文化合作社

 


JUDY HUANG
在說好故事的路上前進。

 

延伸閱讀

台語俗諺》驚覺已中秋節,有如驚覺已49歲

台語俗諺》人心比歹物仔更可怕